概念教学是MYP教学的重要特色之一,它能够帮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层面的学习迁移。老师们都很清楚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免遇到很多困惑。
这场分享会上,沙语甜老师以MYP语言与文学教学设计为例,和老师们分享了自己在概念教学方面的经验。
概念是什么?
想要了解如何实施概念驱动教学,首先我们要明确:概念是什么?
H. Lynn Erickson认为,在事实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概括出主题,在主题和事实的基础上可以抽象出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可以形成概念性理解。所以,概念即基于主题和事实提炼而成的抽象的、可迁移的理论。
了解了概念的定义后,我们再来理解下IB中经常会提到的重大概念与相关概念两个名词。这二者又有什么区别呢?
简单来说,重大概念提供了探究的广度,它是广博的,具有广泛性、永久性、抽象性和强大的思想性,可用于所有学科,为学科组提供了跨学科探究的广度;
相关概念以特定的学科为基础,提供了探究的深度,相关概念可以增强学生对学科的理解,帮助其深入、具体地探索重大概念。
概念教学是什么?
明确了什么是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在此基础上探讨什么是基于概念的教学。
传统的教学是2D模式,强调知识和技能,以记忆事实性知识、掌握技能为目的;概念教学则强调3D模式,在这样的模式下,知识与技能仍是重要的元素,但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第三个维度——概念。这时,知识和技能便不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作为学习的工具,帮助学生加深对学习的理解。
3D教学模式,相较于2D教学模式有什么优势呢?
3D教学模式以理念为中心,注重思考的深度,帮助学生发展可迁移的能力、跨越时空与情境发展的能力,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
需要注意的是,3D教学模式下,事实与概念是同等重要的,概念基于事实,所以需要在事实和概念之间进行协同思考:在事实和技能的基础上,驱动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从而达到概念性理解,既而将它迁移到不同的事实中去。这样循环往复的发展,可以帮助学生在事实和概念两个层面共同发展智力。
为什么要从概念入手进行教学?
世界不断变化发展,21世纪,机器取代了人工,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发生了改变——我们需要概念性的人才。教师教学的重点也因此发生了变化。
概念性教学不仅是顺应时代的需求,对学生来说也有诸多益处。
首先,从思维发展的角度来说,概念教学可以促进学生的“协同思维”;锻炼学生运用批判性、创造性、反思性和概念性思维能力,进行更深层次的智力加工;开发大脑中的概念结构,将新知识和先前的知识联系起来;促进概念层面的知识迁移等。
从学习动机角度来说,概念教学认识到智力和情感参与对学习动机至关重要。在概念教学中,学生通过相关且亲自参与的关键概念思考事实,提高学习动机;通过“从中汲取理解”而不是“告诉理解”来重视和尊重个人的思想;概念教学提供建构主义学习体验,学生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亲身参与;通过协作思考、讨论来解决问题。这些都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此外,概念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理解。概念是可迁移的,跨越时空和情境而存在。因而,学生在参与概念和概念性理解时,将促进学习在全球范围内转移,反映在独特和不同的文化中;概念教学还鼓励学生从不同文化和国家的多个角度出发,对全球关注问题进行调查。
以上提到的这些优势,能进一步促进学生成为符合IB要求与期待的学习者。
如何实施概念教学?
在实施概念教学前,教师需要确认某个概念性理解,来统领单元教学或课堂教学。简单来说,教师可以将重大概念和相关概念通过一些动词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跨时间、跨文化、跨情境迁移的概念性理解。
以语言与文学学科为例,重大概念为交流,相关概念为人物、观点、风格,二者之间通过建立联系形成的概念性理解为:人物或叙述者的观点决定了文本中交流的内容和风格。
Erickson将可以把重大概念和相关概念联系起来的动词分为了三类:一级动词(what)、二级动词(why)和三级动词(so what),并推荐教师尽可能地使用更具有实际意义的三级动词来建立联系。
教师可参考Erickson的三级动词表来选取需要的动词。
那么,在概念教学实践中可操作性的流程和方法有哪些呢?
概念教学其实有多种模式:在理解事实基础上发展出概念和概念性理解的归纳法;先告知学生概念和概念性理解,在其指引下探究具体事实的演绎法;也可两者兼而有之。所以,概念教学没有固定模式,最重要的是要服务并有益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以下是不同模式的的课堂实例:
归纳法
演绎法
兼而有之
通过上述三个实例不难看出,无论是归纳法、演绎法还是二者兼而有之,都可以帮助学生在单元内形成概念和概念性理解,因而我们不需要拘泥于某种固定形式,只要该种模式有助于单元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老师可以择优选取。
推荐书目
更多详细的视频讲解,欢迎关注Eurus欧洛斯视频号,分享会精华视频持续更新中↓↓↓
更多精彩,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