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也有成功和失败之分吗?
在很多人眼里,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太多的考试和分数,足以判定一个学生的成功失败、合格与否。一部分学生在分数比拼中脱颖而出,试卷上20分的分数差异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划出一道鸿沟,“优等生”和“差生”泾渭分明,久而久之,老师和学生自己似乎也接受了这样的定义,共同强化着这些标签直到再也无法摘下。
然而,学习应该有成败之分吗?
01 如何看待学习的成功与失败
学习是一个不断完成既定目标的动态过程。
从“是否完成目标”这个角度来看,将结果定性为成功与失败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定义中的另一个关键词——动态。
相信学生时代积攒作文素材时,很多人都摘抄过爱迪生评价成功与失败的经典语录:“我没有失败,我只是发现了一万种不成功的方法。”
正是因为学习是一个长期的、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才不能简单地将某道无法解出来的题目、背不出的课文或是某次考试的失利定义为“失败”,这样的失误之中或许正积攒着让学生不断进步、厚积薄发的经验值。
然而,学生自己很难真正意识到这一点。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并不能“跳”出来从长远的角度看出自己学习的意义和结果在哪里,人们往往都在时过境迁后,才能发现自己当初做出的某个选择,付出的那些努力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在过程中有限的学习经验,会让学生将对成功与失败的定义局限在眼前被分解的局部上。
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成就与失利,正确地定义“学习”本身,是老师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归根到底,学习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
每个人对此的答案或许都有不同,但其中一种观点广受认可:学习使我们成为更优秀的人,我们的人生也因此拥有了更多可能性和选择权。
举个简单的例子,通过学习我们掌握了最基础的读写能力,但也正是这看似最简单的能力使得我们可以通过阅读自主获取更多的信息。想象一下,生活在中国和一个完全不理解的语言环境中,我们能做的事情简直有天壤之别。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看待学习的意义和目标,只有明白了学习的动态性和长期性,学生才能够在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学习成败观”,不被眼前短暂的成败所迷惑。
02 从“差生”到“学困生”的思路转变
传统意义上,一些家长和老师很容易将某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定义为“差生”。
在教育研究者眼中,“差生”是一个非常模糊且主观的概念,他们更倾向将这类型的学生定义为“学困生”——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当我们对学生下判断的重点转向“有困难”时,问题就从主观定性转变为了可以被干预的客观现象,老师能够做的事情也就更多了。
首先,老师们需要探究学生所面对的困难是什么,如果导致他们成绩下滑的原因是部分知识点或是知识模块的缺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练习;但若是学生成绩不好的原因是不想学,就需要从多方面考量来克服困难了。
在对学习兴趣的引导上,教师产生的影响要比家长大得多。很多学生会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对其教授的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进而提高成绩。
在对高中生的调研中,有刚毕业的高三生表示,班里好几名同学的第一志愿专业均与在校时担任课代表的对应科目相关。“我自己就是这样的情况,我们历史老师把历史讲得太有趣了,所以我不仅当了两年多的历史课代表,高考的第一志愿也是北师大的历史专业。”
与此对应的是,当老师引起某个学生的反感时,学生对该科目的兴趣也会一落千丈,甚至到了“看也不想看一眼”的地步。
所以,针对“学困生”教师们需要对症下药,找到“病因”是关键,不要让自己成为学生进步的阻碍。
03 把学生当作一张白纸
在所有的教学错误行为中,给学生“贴标签”是影响最为深远的行为之一。
正如前文所说,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那么“贴标签”就仿佛是一按即停的静止键,让所有进步和成长戛然而止,甚至可能会发生倒退。
例如,面对一个上课开小差的学生,当我们的关注重点放在“开小差的学生”(人)而不是“学生在开小差”(行为)上并将这样的定义灌输给学生时,学生自己甚至都会慢慢地向这个标签上贴近,日后的课堂上怕是很难看到他认真听讲了。
但若是我们专注于与学生合作,专注于行为,共同克服“上课开小差”这个困难,相信这就只是偶尔出现的小毛病,下次上课一定能看到他认真听讲的模样。
大部分老师其实都能认识到“贴标签”的弊端,并有意识地对事儿不对人。不过,还有另一种形式的“贴标签”常会被我们忽略。
在进行授课或是带班之前,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对学生、班级有所期待:新教师更容易期待过高,老教师则容易将新班级套进曾经带过的班级的模子里,想当然地以为学生应该是那个模样。
这种“标签”似乎是正面的,但同样会给老师和学生造成压力。一旦学生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老师会质疑自己的教学水平,学生也会质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师生关系也会由此变得紧张。
只有当我们期待学生的未来而不是现在时,“期待”的正面力量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不妨试着将每一堂课都当作一张白纸——当然,不是要忘了学生都学过哪些内容、取得了什么进步,而是说不要让学生在上节课的行为影响了你对他本节课的预判,深刻理解了“学生是在不断发展的个体”这一点,就能以平常心看待学生的每一次行动和变化。
“双减”政策之下,不以成绩论英雄已然是大势所趋。要丰富评价标准、杜绝考试成绩一刀切需要每位老师的努力。
学习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学生如此,对老师来说也是同样。
只有用科学的方法陪伴学生共同成长,我们才能一直行走在“成为更优秀教师”的路上。如果你还不知道从何下手,不如就从今天谈到的这三个方面开始努力吧!